为了推进实验室学术建设,提升实验室教师、学生在材料电子显微分析仪器操作方面上的技巧和艺术灵感。应本课题组邀请,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—车仁超老师莅临我实验室,与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。
车老师综述了其近20年来课题组的科研特色工作。依托先进的透射电镜原位分析、从电子跃迁和波动性等行为出发、建立了各类重要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构效关系,进而推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提升。以吸波材料为例,宽带和轻质是微波吸收材料研究领域追求的目标,核壳型复合吸波材料日益成为研究热点。本课题组老师与同学结合本课题组胶体晶体小球、分级孔结构的表征,同车老师进行了细致的测试方面的探讨。最后,针对本实验室在多价态氧化物方面表征的需要,详细的介绍了电子能量损失谱(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, EELS)方面的巨大优势。
车仁超教授简介:
车仁超,1973年生。现任复旦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(“材料物理”),先进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部主任。2011年度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人才,2009年度上海市“曙光学者”,2011年上海市“浦江学者”。中国材料学会理事,中国晶体学会理事,中国电镜学会理事,上海市电镜学会材料分委会主任。199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、1997-2008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工作、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,而后,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。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任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(NIMS,日本筑波)特别研究员。2006年1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“百人计划”,2008年12月被复旦大学引进。